成本優(yōu)勢、人才匹配度、忠誠度……內部推薦項目擁有外部招聘無法比擬的優(yōu)勢。如果你還在為選擇何種外部招聘渠道而發(fā)愁,是時候將目光轉向企業(yè)內部,用心部署和經營你的內部推薦項目了……靠關系總是會更容易一些...
靠關系總是會更容易一些。在招聘人才上也是如此,利用好內部員工的人脈資源,通過部署內部推薦項目,可以幫助你高效地找到合適的人才。
很多國外的企業(yè)都選擇將其作為主要的人才招聘渠道,內部員工推薦項目推進得好的企業(yè),招聘到的人才占全年招聘總數(shù)的50%-70%.不過在國內,大部分企業(yè)都選擇性地忽略這一點,尤其是那些規(guī)模還不大的企業(yè)。即便有的企業(yè)部署了內部推薦項目,員工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,大部分員工對此無動于衷,招聘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調查“用戶”的真實需求
推行內部推薦項目,關鍵在與激勵員工參與。如果公司全員都能參與到內部推薦項目中,將會產生非常巨大的招聘效果。
“通過內部伯樂這個招聘渠道招到的人才占到整個社會招聘的48%,資深崗位內部伯樂的貢獻率也達到35%之多——這讓和騰訊合作的獵頭們‘叫苦不迭’,他們不知道競爭對手是我們的內部員工。”騰訊電商人力資源部招聘調配總監(jiān)殷小永就非常滿意他所打造內部推薦項目。不過他也承認,必須將它當做一個產品來運營,要充分考慮“用戶”的體驗。
很多企業(yè)開始內部員工推薦項目時,自以為這是公司行為,且推薦還會提供一定的現(xiàn)金獎勵,員工看到了自然會積極參與。須不知這是一個可怕的假設,最終會導致你的內部員工推薦項目走向失敗。如果你期望內部員工推薦項目在企業(yè)內擁有更大的影響力,你需要掌握激勵員工的方法和技巧,不能用猜,而更多依賴數(shù)據(jù)分析——通過抓住“用戶”的真正需求,才能順利推行你的內部推薦項目。
首先,你需要一個正式的內部推薦項目,詳細定義激勵的要素及操作的流程。在試運行的過程中,你可以調查參與推薦的員工,以及推薦并且其推薦的人進行招聘流程的員工,問他們這個項目里哪些方面對他們的參與有促進作用?哪些方面還需要提升?并詢問他們期望得到的獎勵和激勵的列表,其中哪些部分尤其讓他們感覺到興奮?你也可以調查哪些沒有參與的員工,哪些方面阻礙了他們參與推薦?在獎勵和激勵的列表里,哪一個可能會提升他們的參與度?你還可以去其他公司進行探討,鑒別和分享最有效或最新的方式,激勵員工開展內部推薦。
即便你通過試驗和調查,找到了你認為有效的激勵方式,也不要一成不變,因為就算最初成功的激勵因素也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失去效果。你必須周期性地調整激勵的方式——當然,那些不會產生效果的激勵方案,要馬上丟掉。
制定適當?shù)耐扑]獎金策略
通常,內部員工推薦項目都會采用現(xiàn)金作為獎勵的手段之一。不過,在很多企業(yè)開展內部推薦項目時,都對推薦獎金的設定茫然不知所措。一般來說推薦獎金也需要試驗。周期性地調整你的獎金數(shù)額,測試當前的響應率。測試時,從低開始,逐步提升你的獎勵金額。通常部署內部推薦項目,都是期望節(jié)省招聘成本,所以推薦獎金也要有最高金額的限制,以確保你招聘的投資回報率。
設置推薦獎金要遵循“市場規(guī)律”。推薦獎金要受到崗位薪資的影響,如果是關鍵崗位、影響力高的工作,自然應當獲得更高的報酬獎勵,萬不可“一刀切”。推薦獎金要隨著市場環(huán)境來調整金額。失業(yè)率高的時候,提供相對少的推薦獎金就能獲得更好的推薦,反之亦然。推薦獎金還要和競爭對手進行比較。如果同等職位,你的推薦獎金低于競爭對手,員工可能會產生“非議”。
一些比較難招聘的崗位,在獎金的設置上可以略微抬高一些,這會增強招聘的效果。你也可以設置競賽獎勵,對最先推薦成功的,給予更多獎勵。為了吸引關注,有時候設置一個令人驚訝的特大獎項,會吸引到更多的關注,當然這只能作為推廣中的一種策略。
多樣化內部推薦激勵形式
推薦人才,就能獲得推薦獎金,相信會吸引很多員工嘗試。但是現(xiàn)金就是推行內部員工推薦項目的決定性因素么?也并不完全是這樣。
現(xiàn)在很多企業(yè)都有嘗試KPI考核,員工所獲得的工資是與業(yè)績掛鉤的。如果優(yōu)秀的員工加入進來,能幫助團隊更好地完成工作,提升團隊事業(yè)成功和績效獎金的可能性,幫助團隊在競爭中獲勝,是否能激勵員工參與推薦呢?你甚至可以將人才推薦納入到員工績效考核的流程中去,讓員工都知道所推薦角色的重要性。
對員工推薦的認可非常重要。騰訊就為積極參與內部推薦的員工安排了光榮榜或表彰大會,也會不定期安排高管或CEO與做出有影響力推薦的員工共進午餐,或親自致電表示感謝——這種方式廉價,但極其有力,尤其對于8590后員工。除此之外,你還可以給他專門設計一件推薦T恤衫、徽章或證書,對他的參與表示感謝。甚至可以將積極參與推薦的員工當做內部推薦項目的形象大使,印制在宣傳單頁上,張貼在公司各個角落。
為了迎合8590后的特性,很多公司還在計劃將內部推薦的流程游戲化:把平凡的推薦項目變成一個挑戰(zhàn),把每一個參與者變成一個玩家,完成一個推薦目標就是完成一項挑戰(zhàn)。在此基礎上,設置積分和等級機制,讓他們“樂在其中”。熟悉8590后的HR都知道,他們習慣被表揚,表揚會強化他們積極的行為,讓他們不斷重復行為,保留在“勝利”的循環(huán)中。
在這個過程中,你要保持持續(xù)的反饋和確認。告知他們所推薦的人才進入到招聘流程的哪個階段,將獲得什么樣的積分或現(xiàn)金獎勵,他們還可以如何改進以提升他們的推薦效率等等。8590后的員工熱愛分享,你可以在全公司張榜公布他們的成績,讓他們看到自己或他人的成就,并鼓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,形成良性競爭。
如果你不想提供巨額獎勵,你也可以提供當下流行的產品或免費電影票,來獎勵成功推薦的員工。其它項目還包括預留的車位、調休等等。如果你期望得到更多人關注,你可以設置抽獎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譬如以旅行或汽車的使用權作為獎項,針對某一期間參與推薦的員工,提供抽獎的機會。相信這些手段,都能刺激員工積極參與內部推薦項目。
騰訊在開展內部推薦項目時,極其注重新員工這個資源。因為他們剛剛加盟公司,都渴望為公司作出貢獻,而推薦人才恰恰是最有效的方式。所以你在新員工入職的過程中,可以詢問他們有無合適的人才推薦。通常這些新員工,都不會期望得到獎勵。內部推薦項目也可不局限于公司在職員工,離職員工、退休員工、上下游的供應商,甚至和公司有往來的小商販,都可以成為推薦源。對于他們的推薦合格,都可以進行獎勵。
提升內部推薦的服務意識
現(xiàn)金獎勵或者非現(xiàn)金獎勵,都有可能推動員工參與內部推薦項目,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現(xiàn)金或非現(xiàn)金的獎勵,與其給每一個人提供相同的獎勵,不如給他們一個選擇,讓他們從獎勵清單中選擇一個他們所期望的。國外有些企業(yè)還提供了慈善捐贈的選項,激發(fā)員工利用推薦獎金關心和幫助他人。
通常企業(yè)都是推薦成功了才有獎勵,但是未必所有的推薦都能進入到招聘流程中去。為了激勵員工參與,可以放寬獎勵的尺度。如果推薦的候選人有面試的前景,或者是首次參與內部推薦,即便候選人最終沒被錄用,都可以提供如小禮物、電影票或者優(yōu)惠劵等小獎勵,以鼓勵他們的參與。所謂“千金買馬骨”,就是這個道理。
對于因內部推薦而來參與面試的候選人,你也可以提供紀念禮品,感謝他們對公司的認可,能抽出時間前來面試——這不僅能提升了候選人體驗,也在打造你的雇主品牌。
殷小永談到內部推薦項目時,認為內部推薦項目最重要的是“要扎扎實實地把基礎工作做好,比如信息傳遞、獎金及時、降低推薦門檻、及時反饋等。”這些方面看似細微,卻是至關重要。譬如對外宣傳的推薦獎金數(shù)額,最好是扣完個人所得稅的;有些核心員工或管理人員,工作都非常忙,他們可能沒有時間填完你所提供的推薦表格,有時候一個候選人的名字和聯(lián)系方式也許就足夠了;有的員工并不知道如何向潛在候選人推銷企業(yè)或職位,也許你還需要對他進行溝通和銷售的培訓;如果候選人被成功錄用,則需立刻發(fā)放推薦獎金……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做得不好,都有可能影響到員工推薦的積極性。
員工參與推薦還可以設置長期獎勵。譬如他所推薦的員工工作能力非常突出,對公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,可以對推薦者追加獎勵。對于部門經理而言,如若其部門員工推薦人數(shù)達到或超過了所“分配”的推薦目標,還可以對經理進行獎勵。這些都能有效地擴大內部推薦項目在公司內的影響力。
成本優(yōu)勢、人才匹配度、忠誠度……內部推薦項目擁有外部招聘無法比擬的優(yōu)勢。如果你還在為選擇何種外部招聘渠道而發(fā)愁,是時候將目光轉向企業(yè)內部,用心部署和經營你的內部推薦項目了。當員工都能積極參與到你的推薦項目中時,你就抱著龐大的候選人池,盡情偷著樂吧。
(原標題:部署你的內部推薦項目)
知識技能實戰(zhàn)類課程
戰(zhàn)略與規(guī)劃
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戰(zhàn)略和創(chuàng)新管理
技術路線、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(guī)劃
組織管理
管理者的創(chuàng)新領導力
體系流程
打造高效研發(fā)體系
產品創(chuàng)新研發(fā)流程與工具
核心技能
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
研發(fā)項目管理
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
系統(tǒng)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
創(chuàng)新工作坊
產品創(chuàng)新工作坊(四課程,詳見下表)
職業(yè)創(chuàng)新能力訓練工作坊
創(chuàng)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
關鍵實踐
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
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
敏捷研發(fā)項目管理(SCRUM master)
微創(chuàng)新-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最佳創(chuàng)新實踐
《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》
《低碳經濟下的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》
《企業(yè)戰(zhàn)略管理》
《生產運作管理》
《供應鏈與物流管理》
版權所有深圳市搜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2010-2025 HR研究網 All Rights Reserved.粵ICP備11064537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