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云之前報道的長城深陷員工洗腦門,神秘東廠日夜監(jiān)督引發(fā)了業(yè)界對于企業(yè)文化和員工管理的討論。本文要探討的是最近在微信上流行的經銷商員工離職抱怨,相比較各種奇葩的90后離職段子,這篇文章中的幾十條離職吐...
其實說起來,縱然“離職”理由千百種,總結歸納,多數(shù)原因無外乎錢財與前途。它們如此切近,可能天天都回蕩在那些看似還在敬崗愛業(yè)的優(yōu)秀員工耳畔。話說,不想辭職的員工不是好屌絲,在你下一秒掀桌走人前,我們想對這些有關離職的抱怨吐槽梳理一番,嘗試找尋一下這股困惑職場千年不散的灰色能量源頭。
一、錢不夠用
當世界已經被智能手機腐化的時候,你還在用筆寫信。好吧,我承認,有些人就是這么老套,就像那個千年不變的辭職理由——“賺得少”一樣,俗,但是超普遍。
在我們收集的汽車經銷商員工離職抱怨中,確實不少是有關收入的:
【工資不夠】:本人年齡23,鈑金工。已離職。主要是薪資不滿意。二是干得不順心。
【工資不夠】:我出生在90年。離職原因:工資低,家里人給找了別的工作。我們是新建店,開業(yè)不到一年,效益一直不好。銷售大多數(shù)都是新手,留不住人。
【工資不夠】:我23,1年汽車銷售經驗,男,現(xiàn)在車市不好,每個月(收入)都不如網(wǎng)吧管理員,已在考慮換行。不止是我,身邊許多人也都如此。
【本質還是工資不夠】:我是普通銷售顧問,想離職了,因為銷量特別不好,幾個銷售加一起,賣的還不如別家銷售一個人賣的多。
這些吐槽中有3條抱怨了公司效益不佳的現(xiàn)狀。另外一條還提到了“不順心”。其中兩位已經離職,兩位還在猶豫。這樣看起來,相對于幾十條其他辭職理由,“錢”似乎并不是重要原因。但考慮到這幾位都是入職不久的90后,的確,對于4S店的新手員工,收入是最切實的問題。二三線城市還好些,如若在北上廣之類的高壓城市,錢少,不要說生活,點卡不夠用,QQ黃鉆買不起,讓年輕人怎么混呢?
但是除以上4條之外,在有經驗的員工中,關于“賺得少”抱怨其實就很少了。當年齡、經驗、能力提升之后,金錢將不再成為職業(yè)第一敏感點。這也印證了近幾年的關于員工離職的研究結果:Saratoga Institute(薩拉托加研究所)對來自18個行業(yè)的大約20,000名員工進行的調查及其他研究,80%至90%的員工之所以離職,其實與金錢無關,卻與崗位、管理者、企業(yè)文化或者工作環(huán)境有關。
所以,下面就來看看,除了錢,還有什么能讓經銷商員工憤然出走。
二、要累死了
上天賦予人類最大的禮物不是智慧,而是自戀。
我們往往沉迷于工作中,就以為公司離開我就倒閉,地球沒有我就停業(yè)。愚蠢的人類啊,你知不知道,你老板發(fā)家致富的秘密,就是前三十年用自己的健康換金錢,后三十年用你們的健康換金錢。珍惜生命遠離工作吧。
【工作負荷太大】:我是浙江地區(qū)某汽車經銷商的市場經理,受經濟危機的影響,汽車行業(yè)銷量大不如前,從公司的角度來說,市場部是非業(yè)務部門,且花銷比較大,所以不被重視、不被支持,廠家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,但市場部的人員不夠,作為市場經理,我面臨的問題就是一直加班,即使這樣還是很難完成現(xiàn)有的工作量。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,但是自己的工作負荷實在太大了。
【疲勞,影響家庭】:我之前是一汽馬自達店的展廳經理,但實際上,銷售經理的活也都是我來干,市場方面的大部分活動也是我來搞,每個月基本都不休息,幾乎天天加班到很晚。堅持了一年,實在是太累了,畢竟,我是個女人,孩子才7歲。
【任務完不成,身體不好】:我是一汽大眾的銷售總監(jiān),入行8年,做過輕客、微面、貨車,越做越覺得汽車服務業(yè)特別累,庫存壓力、銷量壓力、各種KPI指標和客戶異議投訴處理、各種報表和PPT,最終的結果還離集團預算目標很遠,收入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,身體素質也每況愈下。
【非管理崗太累】:我今年30,做了七年半的寶馬,離職的原因是因為我不想做銷售,我想轉崗,因為太累,但是公司認為你業(yè)績好,就只能做銷售顧問,不準你往管理層發(fā)展。
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,人具有五層需求,從最基礎到最高層次的需求為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歸屬感需求、自尊需求,和自我實現(xiàn)的需求——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是基礎的,也是最先需要滿足的。人們需要工作賺錢滿足生存需要。但如果一份工作帶來的是身體的毀滅,那只怕是“人死了,錢沒花了”吧。
而有趣的是,上述有4份抱怨都來自中層管理者。他們正值年輕力盛,事業(yè)迅速提升的時期,但很可能也開始面臨家庭負擔。這往往是人生中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,他們逐漸難以忍受工作壓力的折磨,也逐漸意識到身體健康的無價。如果你是經銷商總經理,是不是應該多關心這一層級的員工呢?
三、慘遭打擊
人在江湖飄,哪有不挨刀。
即使有幸(不)被老板叫去酒店開房間,也難免被各種職場情緒侵擾——具體的工作之外,職位、內斗、福利等等等等不爽,每月都有二十多天。
【沒有歸屬感】:銷售顧問,26歲,從事車行4年了,想過離職,因為在這家店找不到歸宿感,感覺公司和我們之間是相互利用的關系,而且公司人員關系復雜,公司還出現(xiàn)績效超公司預算被砍的現(xiàn)象,你的工資始終跨不過公司的預算,這也極大的影響了銷售顧問的工作熱情,我來這家公司8個月我都成元老級別了,比我還資深的就2個人,主要是薪資和培訓機制不合理,培訓做好了銷售顧問能力得到提升,業(yè)績自然得到提升,工資自然能得到提升!
【人際復雜】:雪佛蘭4S市場經理,現(xiàn)在福特4S市場經理,離職原因:我們管理層開會向老總反映過兩次要增加人手或者換人,都不了了之,說起來挺丟人的,被專員頂下去了。不過我離開后,公司經歷了次車展,漏洞百出,那個專員就立馬被辭退了。另外就是家遠,上下班五十公里。雖然有車,沒油補、下班堵車。這樣熬一兩年可以,但時間長總不是個事。
【任人唯親,高層流失】:從新總經理4月上任到現(xiàn)在,連續(xù)走了10余人,有大客戶經理、銷售經理、上牌員、 銷售顧問、銷售主管、售后……新總經理安排了很多自己人,包括其親屬身兼精品、金融、庫管和銷售,卻只負責簽名,什么都不做。而總經理的工作方式,就是不管市場行情,隨他心情好壞定政策,而且提成跟之前比少了一半,如果車價格賣低了,還要從我們提成里補齊。并且每個月的工資方案都在變,領導說要看銷量才能 出政策!
【領導刻薄】:我們服務經理是從客服升職為售后服務經理的,之前離職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因為她而離職的,罵人罵的尖酸刻薄,搞的我都有領導恐懼癥了,已至于后來我們站長打電話問我離職原因,我都沒說。
【不關心老員工】:我在奔馳經銷商服務6年,近期剛剛離開。目前經銷商最大的問題是,管理層只履行一個責任,背KPI,背銷量,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,而對于長期服務的員工卻沒有用心管理,以至于不停地流失。
【漠視員工的需求】:我離職前的上家公司真是奇葩,夏天沒有空調使,冬天沒有暖氣,對員工的尊嚴和福利漠視到極點,對客戶更是坑蒙拐騙。
【挑戰(zhàn)員工自尊】:我23歲,女。我離職是因為不認同企業(yè)經營的理念:為了錢不擇手段,搞定客戶首要不是看需求,而是有多少錢。工服要求短裙修身黑絲,好比高檔會所一樣。另外男領導的因素不得不離職。
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除了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,還需要在社會組織中取得歸屬感和自尊。我們每天除了睡覺8小時,每天(不含周末)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公司和企業(yè)中與領導和同事一起互動。我們從吐槽中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抱怨公司人際關系、溝通氛圍的占總數(shù)近三分之一。
可以理解,如果員工不認同公司的環(huán)境,對人際關系不滿,特別是對于領導的無理要求,心存不滿卻又無力反抗,這種情緒性的壓力會導致員工逐漸回避組織,更不會顧忌組織的利益和發(fā)展,甚至可能會導致企業(yè)組織的分崩離析。歸屬管喪失的問題,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,那么對于員工來說,只有離職泄憤,然后非常阿Q的說一句“我把老板炒了”。
所以再次提醒各位經銷商管理者,縱然業(yè)績第一,但內部關系卻是業(yè)績的催化劑,不要忽然員工的情緒。
四、發(fā)展無望
馬斯洛的人類需求理論認為,人在滿足了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歸屬感需求、自尊的需求之后,還有一個需求,也是最高的需求那就是自我實現(xiàn)。其實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在抱怨最多的方面是認為公司沒有希望,或者沒有提供自我發(fā)展的平臺。員工抱怨自我實現(xiàn)的要求受挫,也達到所有離職理由的近四分之一。
【無聊】:我22歲才,整天在這邊眼巴巴的等著客戶過來,日子就這么無聊地過去了。
【學不到東西,沒有晉升空間】:我當23歲,技術!離職的原因是沒有晉升空間,學習不到新東西!
【沒有方向感】:我今年33歲,離職的原因是總經理不停地調換我的工作崗位。我先后換過銷售部經理、精品部經理、二手車部經理、售后服務部經理……基本上公司賺錢的部門我都做過,我自己找不到方向感,所以選擇了離職。
【看不到發(fā)展方向】:我是一位廣汽豐田銷售店市場部的經理,今年27歲,我想離職的原因是覺得現(xiàn)在做市場工作沒有什么沖勁,一天到晚就是做方案、做活動、做總結。沒有 什么成就感,收入也不高(還比不上一位普通的銷售顧問)。還有一點就是看不到自己發(fā)展的方向。是不是我真的不太適合做市場呢?
【能力不夠、下屬關系不良、對品牌無信心】:我現(xiàn)在正在做辭職這件事情。我做了7年銷售顧問。4月份公司內部調動來到了一家廣汽本田店,從事展廳主管的工作。經過兩個月的工作,我決定離開。 我是這樣總結的,一是我個人能力不夠,無法勝任現(xiàn)在這個主管的工作,壓力一下子太大,我無法接受了。二這家店原來的積淀不好,銷售顧問6人,有5人都是入
職剛滿1年,而且以前沒從事過銷售工作,原來他們工作很散漫,現(xiàn)在他們不服從管理,我束手無策了,三是我對HONDA這個品牌失去了信心,就從剛剛上市的 凌派車型,無論是廠方的宣傳還是廠方的銷售策略指引都讓我看不到未來。我今年27歲。
員工,尤其是年輕員工,希望能在崗位上得到不斷成長。也就是馬斯洛所說“自我實現(xiàn)”。舉個例子,年輕人和兒童喜歡玩的電子游戲,其實符合自我實現(xiàn)的路勁。進入游戲后,會給玩家一個操作示范,玩家學會以后,從易到難,取得每個關卡的勝利。每次勝利都是一次實現(xiàn),又繼續(xù)激勵玩家玩下去。工作中更是如此,每個員工都有發(fā)揮自己專長,不斷挑戰(zhàn)現(xiàn)有目標的要求,如果在一個位置上太長時間,就會發(fā)生“職業(yè)疲勞”的現(xiàn)象。因為目標取得后,員工進一步發(fā)展的需要一再無法滿足,慢慢就會出現(xiàn)抵觸和回避現(xiàn)有工作的情緒。
所以還是要提醒各位經銷商管理者,員工對于團隊的歸屬感的喪失,和自我實現(xiàn)的受挫是離職的重要原因,也是維持團隊穩(wěn)定的最重要因素。
小結:
綜上所述,各種離職抱怨中提到的問題,往往都戳中了經銷商店管理的軟肋,若各位店總希望謀求改變,首先要能夠準確察覺自身缺陷并痛下決心做出改變。希望這些“吐槽”成為經銷商管理層的珍貴的財富,幫助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企業(yè)中類似的抱怨。
那些隱而不發(fā)的抱怨并不一定是小抱怨,管理層置若罔聞的態(tài)度可能引發(fā)最后的爆發(fā)。但是如果能夠積極分析抱怨中的合理因素,將會將負面的力量變?yōu)榧钇髽I(yè)成長的動力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化解掉在其他經銷商店中已經爆發(fā)而在自身中正在發(fā)酵的抱怨甚或矛盾,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。
知識技能實戰(zhàn)類課程
戰(zhàn)略與規(guī)劃
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戰(zhàn)略和創(chuàng)新管理
技術路線、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(guī)劃
組織管理
管理者的創(chuàng)新領導力
體系流程
打造高效研發(fā)體系
產品創(chuàng)新研發(fā)流程與工具
核心技能
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
研發(fā)項目管理
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
系統(tǒng)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
創(chuàng)新工作坊
產品創(chuàng)新工作坊(四課程,詳見下表)
職業(yè)創(chuàng)新能力訓練工作坊
創(chuàng)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
關鍵實踐
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
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
敏捷研發(fā)項目管理(SCRUM master)
微創(chuàng)新-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的最佳創(chuàng)新實踐
《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》
《低碳經濟下的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》
《企業(yè)戰(zhàn)略管理》
《生產運作管理》
《供應鏈與物流管理》
Copyright © 2010-2025 HR研究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.粵ICP備11064537號